今年以來,A股市場復雜多變。總體來看,截至到9月8號,雖然上證指數是正收益,但是很多個股的收益率并不好(包括北交所個股)。有接近2400只個股是負收益,甚至約2000只個股的股價低于去年10月份上證指數低點時的股價,實際的投資體驗并不理想。但凡事都有兩面性,俗話說“漲出來的是風險,跌下來的是機會?!本陀绊懯袌龅膸讉€主因來看,經濟、政策、估值、邏輯預期都有所改善,呈現出積極跡象。在市場位置偏低,而樂觀因素又在逐步增加的時候,投資性價比是較高的。
經濟方面,7月底的政治局會議中提出,為有效防范化解地方債務風險,制定實施一攬子化債方案,有利于緩解債務壓力給經濟帶來的拖累風險;近期出臺了一系列地產領域的利好措施,以激發(fā)地產的銷售改善,緩解經濟走弱的壓力;設立了民營經濟發(fā)展局,有利于進一步激活相關經濟活動;同時,制造業(yè)PMI指數自今年5月48.8%的低點以來,近幾個月一直在逐步的回升,8月份升到了49.7%,綜合PMI指數由7月的51.1%上升到8月的51.3%,生產經營活動有所改善;8月的CPI同比是0.1%,環(huán)比是0.3%,PPI同比是-3%,環(huán)比是0.2%,兩者的同、環(huán)比均相對于7月份有改善。往后看,兩者的翹尾因素也會逐步上修,對CPI、PPI逐步改善起到支撐作用,有利于緩解經濟的通縮壓力。
政策方面,除了穩(wěn)經濟的政策外,監(jiān)管機構也出臺了一系列支持A股市場的積極政策,包括降交易經手費與印花稅、優(yōu)化融資政策、調降融資保證金比例等,在踐行政治局提出的“活躍資本市場、提振投資者信心”上提供了堅實的支撐,對市場的投資、交易環(huán)境起到了呵護作用。
估值方面,以綜合反映A股市場大中小市值公司的中證800指數為例,目前的PE約為13倍,處于近10年的28%分位點,PB約為1.38倍,處于近10年的8.4%分位點,均處于偏低位置;同時,代表成長性領域的創(chuàng)業(yè)板指數,PE、PB水平分別處于近10年的3.5%、8.5%分位點,估值風險也是釋放得相當充分;兩個代表性指數的估值堪比上一次熊市2018年4季度的水平。
隨著以地產領域為主的穩(wěn)經濟政策陸續(xù)出臺,再疊加寬松的貨幣政策環(huán)境,經濟回落的邊際壓力會慢慢減弱,在通縮壓力進一步緩解的條件下,再加之經濟本身存在的自發(fā)需求,從方向上來看,經濟有望逐步回暖,并同時減緩當前匯率的貶值壓力,有利于改變市場在經濟、匯率層面的悲觀預期,逐步樹立經濟邊際向好、匯率穩(wěn)定、市場政策底夯實、且估值風險較小的正向邏輯預期。(文/格林基金權益投資總監(jiān) 劉冬)